東山啟園,俗稱席家花園,因園主席啟蓀而得名。它始建于公元1911年,占地面積3.4萬余平方米,依山而筑,傍水而立。園中池塘、內(nèi)河占地約5300多平方米,水質(zhì)清澈,游魚可數(shù)。漲合池得名于北宋張先“橋南水漲虹垂影,清夜澄光合太湖”之句,池岸以太湖石砌環(huán)假山,盡取各種動物造型,飛禽走獸姿態(tài)各異,生動逼真。涵影池得名于明人馮善“震澤春生漲碧漪,凈涵云影漾玻璃”之句,池岸用黃石堆疊,紋理縱橫錯落,峻如斧劈,宛若山脈。閱波閣前的荷花池則青石疏落散置,雖無峰嶺之態(tài),卻自然得體,尤其在秋冬落木之后,更具倪瓚丹青筆意。
啟園由庭院、花園和柳毅小院三個部分組成。其中柳毅井、康熙手植楊梅樹和御碼頭為啟園“三寶”。1995年新建的庭院由門廳、敞軒兩座建筑組成。門廳為兩坡式江南傳統(tǒng)建筑,古色古香,精致美觀。庭院迎面的隔墻中部嵌疊湖石假山,水流處壘霜堆雪,濺珠飛玉;水靜處凝碧凝翠,清澈似鏡。敞軒騎墻而筑,‘‘倚垣半屋成敞軒,留得月洞開異景”,是它真實(shí)的寫照。柳毅小院里的柳毅井和王鏊題刻的石碑,是明代文物;井邊貼墻而筑的半亭,也以“柳毅”命名,小巧玲瓏,古意盎然。平淡中藏非凡、愚拙中藏奇妙的 柳毅并、碑四宜樓,不同角度有不同形態(tài)。從前面看它是臺,從后面看它是樓,從左邊看它是亭,從右邊看它是閣,變化多端,景象各異。
花園布局以水為中心,建筑安排都隨高就低,大樓小亭都面向水池。長長的復(fù)廊橫貫園中,復(fù)廊右側(cè)是清代建筑融春堂,左側(cè)是藏山納湖的四面廳。四面廳飛檐翹角,古樸端莊。環(huán)翠橋屈身臥波,流光溢彩。挹波橋曲線柔和,形制美觀。清康熙帝御碼頭則伸入水際,氣勢壯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