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蘇州拙政園
摘要:
拙政園位于蘇州市東北隅,始建于明正德四年間,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xiāng)后,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建而成。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
艾邁特園林9月9日消息:拙政園位于蘇州市東北隅,始建于明正德四年間,為明代弘治進士、御史王獻臣棄官回鄉(xiāng)后,在唐代陸龜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舊址處拓建而成。取晉代文學家潘岳《閑居賦》中“筑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句意,將此園命名為拙政園。王獻臣在建園之期,曾請吳門畫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為其設(shè)計藍圖,形成以水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風景的園林。王獻臣死后,其子一夜豪賭,將園輸給徐氏,其子孫后亦衰落。明崇禎四年(公元1631年)園東部歸侍郎王心一,名“歸田園居”。園中部和西部,主人更換頻繁,乾隆初,中部復(fù)園歸太守蔣棨所有。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太平軍進駐蘇州,拙政園為忠王府,相傳忠王李秀成以中部見山樓為其治事之所。光緒三年(公元1877年)西部歸富商張履謙,名“補園”?,F(xiàn)存園貌多為清末時所形成。
拙政園的特點是園林的分割和布局非常巧妙,把有限的空間進行分割,充分采用了借景和對景等造園藝術(shù),因此拙政園的美在不言之中。近年來,拙政園充分挖掘傳統(tǒng)文化內(nèi)涵,推出自己的特色花卉。每年春夏兩季舉辦杜鵑花節(jié)和荷花節(jié),花姿爛漫,清香遠溢,使素雅幽靜的古典園林充滿了勃勃生機。拙政園西部的盆景園和中部的雅石齋分別展示了蘇派盆景與中華奇石,雅俗共賞,陶冶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