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羽的養(yǎng)殖方法和注意事項
土壤
春羽對土壤的要求不嚴,以砂質土壤、疏松肥沃且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生長最佳。
光照
春羽原產(chǎn)于南美巴西的熱帶雨林中,喜溫暖濕潤且半陰的環(huán)境,對光線的要求不嚴,但不耐受長期的蔭蔽環(huán)境,否則葉色變淺,葉柄變長,葉片下垂而觀賞性降低。又懼怕強烈的光照直射,經(jīng)強烈的光照照射后,葉片極易出現(xiàn)葉尖干枯、葉緣焦邊、葉色白化并失去光澤,所以最好以半陰或散射光線養(yǎng)護即可。冬季可以充足的光照來護理,以使其安全越冬。
溫度
春羽為熱帶植物,不耐嚴寒低溫,冬季溫度最好保持在10℃之上,以防凍害。最適生長溫度為18-30℃之間,氣溫高于30℃則生長受到抑制,需要通風降溫并增加噴水的次數(shù),來增加空氣的相對濕度。一般生長期間需要保持在50%左右的濕度即可滿足需求,氣溫高于25℃時,就需要將空氣濕度提高至70%左右。
澆水
春羽的葉片大而薄,對水分的要求較高,生長周期中需要保持盆土濕潤,尤其在夏季高溫期不能缺水,溫度低于15℃時,需要減少澆水的次數(shù),盆土以干濕交替即可。能耐受短暫的漬澇,但長期積水容易腐爛根系而導致植株死亡。
施肥
春季末期春羽就進入了生長旺期,需要補充以氮肥為主的肥料,使其快速生長,恢復生機。施肥以薄肥勤,春羽施為原則,不可一次施足而產(chǎn)生肥害。如能在生長期中用稀薄的淡肥水代替清水澆灌盆土,則生長更加良好。進入秋季后,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否則不利于越冬,葉柄也會變長,株形得不到有效控制。冬季溫度低于20℃時,就應停止施肥。
繁殖
春羽的繁殖方法多采用扦插、播種、分株法進行,家庭中最好采用扦插、分株法,操作相對簡單。扦插繁殖時,以5-9月間為宜,剪取生長健壯且枝干較長的莖干,直接插入干凈的河沙中置于半陰處,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溫度以25℃左右為宜,20-25天即可生根。分株繁殖需要在老株基部生有小株時,可結合換土換盆進行,將小株從老株上小心分離,盡量不傷老株不傷根。也可提前將側株摘心,既能矮化植株,又能多生側株,當新生的側株有15厘米左右時,帶氣生根剪下另植即可。
病蟲防治
春羽常見的病害有葉斑病、炭疽病等,可用多菌靈、甲基托布津、代森鋅等可濕性粉劑進行防治,效果明顯。如有葉片黃、枯、焦,需要及時修剪,以減少養(yǎng)分的損耗。蟲害主要有紅蜘蛛、介殼蟲,可噴施專殺藥劑進行防治,另外,防治紅蜘蛛可以通過增加空氣濕度來預防,加強通風預防介殼蟲。
防治方法
春羽出現(xiàn)葉片黃化的原因主要有:溫度不適、濕度較低、光照不適、施肥過量、澆水太勤、病蟲害危害所致。
盆土原因
1.盆土缺氮,葉片小,葉色淡黃,下部葉先黃,逐漸整株失去綠色,下部更黃淡;
2.盆土缺磷,葉片卷曲,葉色暗綠,下部葉的葉脈間黃化;
3.盆土缺鉀,下部葉邊緣褐色易倒伏;
4.盆土缺鎂,由下至上葉片邊緣和中部失綠變白;
5.盆土缺鐵,出現(xiàn)焦褐斑干枯。
其他原因
1.多數(shù)情況是因為水肥不當引起的水黃,就是水澆得太多導致土壤積水久濕,透氣性差甚至部分須根腐爛。表現(xiàn)出嫩葉暗黃無光澤,新梢萎縮;
2.肥黃,就是肥多,表現(xiàn)為老葉枝尖變黃脫落,新葉雖肥厚有光澤但一般凹凸不舒展。如果是貴重花卉可撒上一層小白菜或蘿卜種子,出苗幾天后再拔掉,以消耗養(yǎng)分;
3.旱黃,由于長期沒澆透水或脫水,新葉雖葉色正常,但下部葉片漸向上干黃脫落老化;
4.堿黃,尤其一些南方花卉喜酸性土壤,而北方水質偏堿則出現(xiàn)葉子漸退色變黃甚至脫落。最簡單的辦法是澆經(jīng)過發(fā)酵的洗米水或雨水。
注意事項
溫度需要保持在20℃左右,不能低于10℃,還要避開暖氣、空調及冷風的吹襲。
空氣濕度要求保持在50~75%之間,低于50%易黃葉干邊,常通過噴水、灑水來增加空氣濕度。
喜光照又忌強烈的光照直射,生長環(huán)境最好以半陰或散射光條件養(yǎng)護,不可長期擺放于蔭蔽的環(huán)境下,否則葉片極易發(fā)黃。
施肥以薄肥勤施為原則,并以氮肥為主即可。
澆水最好以盆土表面見干時進行,夏季高溫期可保持濕潤,冬季若環(huán)境溫度低于15℃,需要干濕交替澆水。
病害主要是由于養(yǎng)護或環(huán)境不適而引起的病害,一般通過良好的養(yǎng)護管理即可預防,發(fā)病時噴施多菌靈、百菌清等進行防治即可。蟲害主要有紅蜘蛛,一般因空氣干燥所引起的,勤噴水并擦拭葉片即可有效預防,有蟲害時,需要噴施專殺藥劑進行防治,如三氯殺螨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