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香別名千里香、月橘,為蕓香科、九里香屬常綠灌木,有時可長成小喬木樣。株姿優(yōu)美,枝葉秀麗,花香濃郁。盆栽株高1~2米,多分枝,直立向上生長。干皮灰色或淡褐色,常有縱裂。奇數羽狀復葉互生,小葉3~9枚,互生,卵形、匙狀倒卵形或近菱形,全緣,濃綠色有光澤。聚傘花序,花白色,徑約4厘米,花期7~10月。漿果近球形,肉質紅色,果熟期10月至翌年2月。
九里香產中國云南、貴州、湖南、廣東、廣西、福建、臺灣等地,以及亞洲其他一些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性喜氣候溫暖,不耐寒,北方地區(qū)均作盆栽,越冬室溫不可低于5℃。又喜環(huán)境濕潤而較耐蔭。在不少花木難生長的蔭地,它卻蔥蘢蒼郁,繁花茂密,很適合較蔭蔽的陽臺、庭院蒔養(yǎng)。稍耐干旱,忌積澇,對土壤要求不嚴,但盆栽仍以疏松、肥沃、含大量腐殖質、通透性能強的中性培養(yǎng)土為好。
九里香在華南既可地栽,又宜盆植,還是制作盆景的佳材,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只能盆植入室越冬。它不甚擇土,以種植在深厚肥沃疏松的中性沙質壤土中生長最佳。盆植選盆宜稍深大些,透氣性好一些,如用塑料筒盆種植,宜在盆底墊一層碎硬塑料泡沫塊,增強透氣排水。每年清明前后翻盆換土一次,并將枯枝、病蟲枝剪掉,徒長枝、過長枝縮剪,過密枝疏剪。
栽培九里香澆水要適度,孕蕾前適當控水,促其花芽分化,孕蕾后及花果期,盆上以稍偏濕潤而不漬水為好。九里香喜肥,上盆或翻盆換土時,宜在培養(yǎng)土中摻些骨粉或氮磷鉀復合肥,生長期半月左右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不可單施氮肥,否則枝葉徒長而不孕蕾,4~6月為促其花芽分化,每月可向葉面噴一次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噴剩的可淋根部。
九里香喜溫暖,最適宜生長的溫度為20~32℃,不耐寒,冬季當最低氣溫降至5℃左右時,移入低溫(5~10℃)室內越冬,過早不利于鍛煉其耐寒性。室溫過低易掉葉,影響翌年生長,低于0℃就可能凍死,而室溫過高,植株不能很好休眠,甚至在室內萌芽,出室時冷風一吹,芽又縮回,待再次發(fā)新芽,則影響當年的生長。
九里香是陽性樹種,宜置于陽光充足、空氣流通(每天至少能見五六個小時直射光)的地方才能葉茂花繁而香。開花時可移至窗臺上,滿室芳香,花謝后仍需置于日照充足處,在半陰處生長不如向陽處健壯,花的香味也淡,過于蔭蔽則枝細軟、葉色淺、花少或無花。冬季入室亦應置于陽光充足處。
家庭盆栽九里香少結籽,繁殖一般都用高壓法,于5~6月選生長健壯的枝條,在適當部位用利刀刻傷樹皮,以苔蘚和腐葉土混合作保濕土,用塑料薄膜包扎好,常噴水保濕,2個月左右傷口愈合長新根,9~10月剪下解開薄膜,勿弄散所包的苔蘚腐葉土植于盆中,10月下旬移入室內養(yǎng)護,翌春清明出室,按常規(guī)養(yǎng)護,2~3年可開花。另外也可用分株法,于春季用利刀切取從老株根部蘗生的帶根子株,用盆另栽,先置蔭處10~15天,而后移至向陽處養(yǎng)護即可。
九里香的花、葉、果均含精油,出油率為0.25%,精油可用于化妝品香精、食品香精;葉可作調味香料;枝葉入藥,有行氣止痛、活血散瘀之功效,可治胃痛、風濕痹痛,外用則可治牙痛、跌撲腫痛、蟲蛇咬傷等。此外,醫(yī)藥上還以之為強壯劑、健胃劑等。著名的胃藥——三九胃泰原為第一軍醫(yī)大學科研成果,曾榮獲解放軍醫(yī)藥科技成果獎,后被深圳南方制藥廠生產為一種中藥沖劑,造福于廣大患者。其配方中的主要成份就是藥用植物三椏苦和九里香,所以取名三九胃泰。九里香木材堅硬致密,可制精細工藝品。
我國栽培九里香并以之為盆景材料,由來已久。明末清初的《廣東新語》卷二十五載有“九里香,……其香甚烈。廣東大多以最小者制為古樹,枝干拳曲,作盤孟之玩,有壽數百年者。予詩,風俗家家九里香?!笨梢娭辽?00多年前,粵地民俗家家都種植九里香,且已有數百年樹齒、枝干拳曲的蒼勁盆景。直到今天,九里香木材依然是制作嶺南盆景的主要樹種。
關于九里香,還有一個十分有趣的對聯(lián)故事呢:明代江西吉水人羅洪先,乃嘉靖年間狀元。偶有一天,他與友人乘船到九江,一船夫就出了這么一段上聯(lián)請他對下聯(lián):一孤帆,二商客,三四五六水手,扯起七八葉風蓬,下九江還有十里。羅狀元苦思冥想,竟未對上。這未解難題一拖就是幾百年,直到1957年,佛山市工人李戒翎尋找九里香木材,正巧托8765號輪船從10里遠的地方運送,只用兩天時間就運到了。而在1943年,有人尋找此木材卻用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到貨。有感于此,遂得下聯(lián):十里運,九里香,八七五六號輪,雖走四三年舊道,只二日勝似一年。